濰建工發[2010]2號
濰坊市建筑工程管理處 關于印發《2010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 要點》的通知
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建工處(局),壽光、諸城、青州、高密、昌樂裝飾辦,機關各科室: 現將《2010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全市建筑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2010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要點
2010年是 “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加快推進我市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強市轉化的起步之年,也是啟動“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重要節點。今年全市建筑管理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及全省建筑業暨工程建設工作會議、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全市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一三六四一”思路舉措和市建設局“一二三四”的工作要求,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切實抓好工程質量管理、狠抓養老保障金收繳撥付管理、提升裝飾裝修水平、大力開拓外埠建筑市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行業人才培育、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積極作為、科學務實,開拓進取、創新突破,著力推進全市建筑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預期目標:(1)力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80億元,完成利稅32億元,在確保全省建筑業先進位次的同時,力爭進入前四位;(2)完成施工面積48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400萬平方米;(3)創建“泰山杯”工程10個(含裝飾裝修3個),“鳶都杯”工程16個(含裝飾裝修4個),市“質量誠信、用戶滿意”工程120個;(4)爭取中崗新培訓3000人,繼續教育培訓6000人,技術工人培訓8000人;(5)收繳建筑企業養老保障金2.3億元。 在工作把握上,緊緊圍繞推進建筑強市戰略,著力強化“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的工作理念,重點做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完善建筑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強化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的“兩場”聯動管理,實行屬地化、動態化和全過程監管,逐步建立起行政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機制。年內開展兩次拉網式大檢查,配合日常檢查、不定期巡查,嚴肅查處市場各方主體的違法違規行為,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處罰一批、曝光一批、清出一批,切實維護建筑市場秩序。建立完善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和信用體系建設,將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督、竣工備案、招投標、施工圖審查等基本建設法定手續辦理情況和參建各方的市場行為納入信息化管理,接受社會監督。 (二)規范外地入濰企業管理和勞務用工。根據《濰坊市建設局關于加強外地入濰建設類企業備案管理工作通知》精神,依據《外地入濰施工企業備案登記管理辦法》、《濰坊市建筑施工合同登記備案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嚴把外地入濰市場準入關,嚴格控制資質低、實力弱的企業進入我市建筑市場。嚴格外地入濰企業考核管理,對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并造成惡劣影響或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堅決清出濰坊市場。加強二級建筑市場管理,將勞務用工合同、農民工工資發放等納入建筑市場監管范圍,明確農民工工資的支付方式,總承包或勞務企業撥付的工程款要優先償付農民工工資,建立由總承包或勞務企業直接發放農民工工資的體制機制,確保農民工工資落實到位。推行建筑務工人員實名制管理、信息卡管理和薪酬手冊等制度建設,促進勞務用工合同履行。 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全市建筑業轉型升級 (三)加強資質動態管理??刂瓶偝邪髽I數量,有計劃地發展專業企業,大力發展勞務企業,進一步優化行業結構。加快大企業發展,推進規模膨脹與聯合重組,逐步培育一批經營規模大、融資能力強、有知名品牌的大企業集團,以新一輪企業資質就位為契機,鼓勵企業上檔升級、做強做大,力爭2010年在特級企業培育上實現新突破,到2011年完成特級企業晉升。 (四)調整行業經營結構。抓住當前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有利時機,支持企業進入高技術含量的施工領域,逐步提升高端建筑市場專業施工能力。不斷拓展在公路、鐵路、隧道、機場、碼頭等工程項目中的合作,使我市建筑企業真正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去。 三、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做好做優濰坊產業品牌 (五)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堅持“質量興業”,把質量管理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把質量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出現問題,從嚴問責。加大對工程質量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查處力度,妥善處理每一件投訴案件,推動工程質量管理上水平。 (六)強化工程創優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完善政策配套和激勵約束機制,改進評價和管理辦法,組織專家對評優工程項目給予過程指導和幫助,切實調動各方主體創優積極性。積極培育“國優”工程、“魯班獎”工程,繼續開展好“泰山杯”、“鳶都杯”工程和“質量誠信、用戶滿意”工程的創建活動。 四、綜合運用各種行政手段,加強養老保障金收繳撥付管理。 (七)努力提高養老保障金收繳率。出臺加強養老保障金收繳管理辦法,健全由招投標、質量安全監督、審批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的收繳控制體系。會同監察、檢察、財政、審計等部門,開展勞保金專項檢查,徹查減、免、緩問題。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要重點抓好城鄉結合部、村鎮工程勞保金的收繳,市直要抓好房地產項目、機關事業單位、外地駐濰單位建設項目勞保金的收繳。 (八)抓好養老保障金的上解、撥付、補貼、使用。嚴格收支兩條線,做到上解及時足額,撥付補貼符合規定。施工企業要專戶儲存、專項核算、??顚S?,及時足額交納社會統籌保險,嚴禁挪作他用。針對建筑業農民工的特點,拓寬養老保障金的使用范圍。改革養老保障金撥付辦法,對重點工程項目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實行即繳即撥。 五、強化監管,切實提升全市裝飾裝修管理水平 (九)加強裝飾裝修行業監管力度。完善外地入濰裝飾企業備案登記制度和施工合同登記備案制度,試行外地入濰裝飾企業保證金制度,加強對外地入濰企業的管理。加強裝飾裝修企業的動態管理,強化行業特殊工種、一線技術工人、七大員人才的培訓。扶優扶強,鼓勵企業升級,培育有實力的企業形成集幕墻、消防、電氣安裝、智能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承包企業。加大建筑市場執法、監管力度,形成監管執法合力,培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裝飾裝修市場秩序。 六、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 (十)積極擴展外埠建筑市場。鞏固市內“高、精、尖”等重點工程的施工。把握國家、省投資方向和重點,搶抓國家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四川災后重建的機遇,支持企業進軍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市場,重點抓好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潛力市場。引導有對外工程承包經營資格的企業,掌握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標準、規范、合同條款,加大東南亞、中東等傳統市場和非洲、中南美洲等境外市場的開拓力度,為金融危機過后新一輪發展作好準備。以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為突破口,采取“借船出?!?、“勞務輸出”等形式開拓市場,做到市內市場要鞏固,市外市場要拓展,境外市場要突破。 (十一)加大外出政策扶持和服務保障力度。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外出扶持政策。積極推薦企業申請國家對外經濟合作專項基金、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流動資金貸款貼息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等國家扶持優惠政策;對外出施工的企業在資質升級、隊伍培訓和工程評優等方面給予扶持。 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建筑行業核心競爭力 (十二)大力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健全技術開發機構,開展工藝和工程技術研發,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專有技術,創制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技術標準和工法。支持骨干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協調大型企業申辦省級技術和研發中心,增強建筑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十三)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加快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一批先進、成熟、適用的產業科技創新成果,重點推廣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節能節地節水新型墻材、可再生循環利用新型建材和先進適用的裝修成套技術。努力推行綠色施工,加強商品砼的市場監管,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減少施工揚塵污染。著力提高裝飾工業化水平和裝飾產品的綜合品質,加快裝飾裝修工廠化進程,加大綠色裝修覆蓋率。 八、加強人才培訓,充實行業發展人才庫 (十四)大力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加強崗位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重點抓好勞務企業從業人員的培訓,開展多層次、立體化人才培訓,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建造師、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精湛、敢打硬仗的一線操作技術隊伍。繼續實施“陽光工程”、“溫暖工程”培訓計劃,不斷拓寬農民工培訓渠道,切實增強農民工生產操作技能。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完善聯動配套機制,加強培訓機構考核管理力度,確保教育培訓工作高效有序、健康發展。 九、優化發展環境,著力維護行業和諧穩定 (十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抓好思想政治學習的同時,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抓好專業知識。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工程承發包、資質考核、資格認證、質量安全監督等環節,完善工作體制和監督制約機制,最大限度地提高透明度,從源頭上杜絕腐敗現象發生。 (十六)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繼續推行一線工作法,抓項目、抓現場,抓實事、抓細節,點對點、面對面抓工作落實。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快事快辦、立說立行,以快制勝、以快爭先,以雷厲風行的效率推進各項行管工作的落實。
主題詞:建筑管理 工作要點 通知 抄報:山東省建筑工程管理局 濰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濰坊市建筑工程管理處辦公室 2010年3月31日印發
|